虽然最近阿里巴巴各种负面新闻不断,蒋凡事件,P9包养事件,赵圆圆事件等等,但是这不妨碍阿里巴巴是大家向往的公司,今天就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阿里巴巴的职级、薪酬、绩效和晋升制度。
一、公司简介
阿里巴巴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是以马云为首的18人于1999年在浙江省杭州市创立的公司。 截至2020年3月31日,阿里巴巴的全职员工总数为117,600人。阿里巴巴集团经营多项业务,业务和关联公司的业务包括:淘宝网、天猫、聚划算、全球速卖通、阿里巴巴国际交易市场、1688、阿里妈妈、阿里云、蚂蚁金服、菜鸟网络等,其他就不介绍了大家应该都有所了解。
二、岗位职级
阿里有2条职级体系,一条是专家路线P序列,代表技术即某一个专业领域的人才;一条是管理者M序列,代表管理从M1到M10。
P和M是有对应关系的,如下图
P3及以下,低端职能岗以及外包,现在几乎没有。
P4=专员,应届本科生,现在阿里校招基本P5起。
P5=高级,应届研究生,高水准应届本科。社招高潜力点,无对应管理岗。
P6开始,管理岗M序列出现。
P6=M1
P6=资深,研究生1到2年工作经验,或者优秀应届研究生,应届博士起点,或者本科3年工作经验,干活主力。
M1=主管,一般是带应届生或者不超过P6的小团队leader。
P7=M2
阿里只有P7开始,才会有期权,某些特殊部门和极少部分高潜力P6也有期权。
P7=专家,一般研究生3到5年工作经验,本科5到7年工作经验,干活主力。
M2=经理,一般带一条功能模块的线。
P7也是一个普通人个人奋斗的终点,再高的职级就不完全依赖个人奋斗了,要看运气。
目前阿里需求量最大的职级范围分布在 P6-P8,这也是阿里集团占比最大的级别。
P7(M2)到P8(M3)这个节点,在阿里内部算鬼门关,除非负责的业务作出突出贡献,不然一辈子就是P7了。
P8=M3
P8=高级专家,研究生5年以上经验,本科7年以上经验,一线最高级别。
M3=高级经理/部分部门给总监,一般负责一整块业务的营收,M3是压力最大的管理。
往往P8上面的阿里人离开阿里,大部分都是创业。
P9=M4
P9=资深专家,P9没有固定年限要求,一般要求行业影响力。
M4=总监/核心总监,一般负责几个大框架业务的营收。
P9是所有技术人员的梦想
P10=M5
P10=研究员/科学家,行业影响力+有影响力的成果或者科研方向。
M5=分子公司总经理,母公司某事业部总经理
P10是所有技术人员梦想中的梦想。
P11=M6
P11=高级研究员/首席科学家
M6=集团副总裁=各种O
P11是什么水平?是天才都不敢奢望的水平。
P11是技术人员想都不敢想。
P12=首席研究员,达摩院中各个领域的领军人物,各类学术界活着的大神,他们的价值在于探索未来。
多数P12并不着眼于当下生产力,他们做的都是定规则的事情。
落到生产力上,如果说P11是技术中的统帅,那么P12一个人就是一支军队。
M7到M9,各集团总裁,各种O,各位熟知的阿里各类传奇管理者,例如彭蕾,陆兆禧,蔡崇信,曾鸣,就是这个级别区间。
他们中的佼佼者,逍遥子张勇,阿里集团CEO,阿里接班人。
M10,风清扬马云。
小编本身是一名技术开发,更关注P系列,特意查了一下P系列的各级要求:
其实,P和M的差别在于,P更多通过专业贡献带来价值,M则通过整合团队资源拿到结果。P的晋升主要看成长能力,M更多的是看组织需要。
阿里内部提倡以专业贡献+团队合作带来客户价值,P带人后,作为组织的一个部分,要通过管理传承组织目标和文化;M带人,也并非纯属管理,对团队要有专业辅导和引导。
P和M互转,子公司内根据工作需要随时进行,涉及跨级,和晋升流程一样。
3、岗位薪酬 阿里薪资结构:一般是12+1+3=16薪。年底的奖金为0-6个月薪资,90%人可拿到3个。股票是工作满2年才能拿,第一次拿50%,4年能全部拿完。
网上所能查到的各级薪酬体系,不知道现在是否还准确,实际可能比这个更高。
P5的是高级工程师,年薪在15到25万之间。
P6资深工程师,年薪在20到35万之间。
P7技术专家,年薪在40到60万之间。
P8高级专家,年薪在60万到100万之间。
P9资深专家,年薪在100到120万之间。
最高等级的是研究员,年薪百万之上。
除此之外,P7及以上的可以拿到公司股票,折算下来比工资还高
4、绩效考核考核内容:业绩和价值观各占50%考核频次:季度考核为主部门排序:2-7-1排序个人排序:3-6-1排序考核工具:KPI 主导淘汰标准:连续两个季度,成为末尾10%晋升条件:上年度 KPI 达3.75评价形式:三对一的考核,比如你是个经理,上级是总监,总监的上级是副总。那总监在考核经理的时候,副总要参加,还要加上相应部门的人力资源,这样防止“一言堂”。
绩效评分标准,分为六档,分别是
5、晋升条件
晋升至P8及以下,子公司内部评定;晋升到P9,集团专业委员会进行评审;
M不得自主提名,M3及以下公司内one over one plus HR评审;
晋升至M4进集团管理委员会评审。
此外,内部转岗不影响晋升,而且公司鼓励管理者和员工,以开放的心态面对跨岗位的学习和贡献,同时严格按照岗位能力、潜力评估和业绩贡献来判断是否晋升。
总体而言,不论我们在什么单位上班,不论它是一个好的企业或者是不太好的公司,大家也只有认真工作、不断学习才能往前冲刺,获得高的职称与高的薪水。如果只等待着机遇主动找自己,那是成就不了大业的。在这个不缺乏人才的社会,你想有更高的薪资,就需要付出加倍的汗水。你们认同这个观点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