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中国,日本,乃至世界范围,人口老龄化、少子化都成一个深刻的社会问题。
育儿的责任和辛苦成了许多年轻人不愿生、不敢生的重担。而当今社会生活中,往往夫妻两人都需要工作,但父职缺失的现象屡见不鲜。这又是婚育的另一重阻碍。如何让爸爸们回归家庭,是让年轻人们勇敢追爱,考虑天伦之乐的重要一环。
在上,世嘉、 ENIX、的员工分享了题为“游戏业界男性从休产假到返回工作岗位的实际情况。兼顾居家工作与育儿的难处,以及具体的工作方法。”的讲演。三家公司就这一主题展开了小组讨论。
游戏行业素来给人们业务繁重的印象。那么,行业男性容易获批产假吗?7名业内人员登台演讲,分享了自己的看法与亲身经验。
图中第一位女职员作为主持,第二位职员从企业经营者角度发表看法,其余五位男性分享了休产假的经验心得。
男性休产假,很难吗?
参讲的各位介绍完毕后,首先展示了上统计的“男性产假问卷”。顺便一提,世嘉、SE的公司规模为1000人以上,而的规模为20~99人。
共有419人参加了问卷,其中327人为男性,53人申得了产假,107人则没有获批。
申请产假的男性分布图。
从上图可以看到,半数申请产假的男性都在大公司(规模1000人以上)就职,而游戏总监·制作人、工程师以及非开发人员是申请产假最多的岗位,分别占24%、22%以及21%,销售、美术、策划等职位则略少。
在申请产假的160名男性中,超过三分之一的男性都批到了产假。根据2020年日本厚生劳动省公布的数据,日本男性获批产假的平均值是12.65%,可以说游戏行业已经远远领先日本社会的平均水平,环境相对是比较好的。
获得产假的男性分布图。
企业经营者佐佐木说,大公司会表现出更高的社会责任意识,成了相关部门,负责推进这些政策,因此男性产假获批率会很高;小公司则因为员工少,很容易达成团队内的共情共识,获批率亦不低。相比之下,中型企业就显得有些两头不沾,因此获批率最低。
而工种方面,游戏总监·制作人是最难批到产业的岗位,获批率仅13.2%。工程师、策划、美术、非开发岗位以及市场岗位的获批率分别为52.8%、33.3%、31.6%、32.4%与50%。
策划泽田说,这一个结果虽然在意料之外,却在情理之中。总监、制作人们身居高职,假期福利理应被重视,但包括策划、美术等岗位在内,工作中个人想法的比重很高,很难离开岗位。不过,随着居家工作模式的推广,他认为今后这种获批率的差距会逐渐缩小。
接着,主讲公布了男性取得产假以及没有取得产假的原因。
没有休产假的原因中,大多数人的理由集中再“担心收入减少(46人)”、“不想停止工作(41人)”、“因为项目缘故无法休息(40人)”、“担心影响公司对自己的评价(37人)”、“妻子的父母等人可以提供帮助(34人)”。少数人说,“家人并不希望自己休产假(12人)”,而认为“公司氛围难以批准产假(7人)”的人最少。可以发现,从文化环境上来看,游戏行业是比较宽松的。
而休产假的原因则有“为了第一个孩子请假”、“家里没其他人照顾”、“家人希望”、“同事也休了”等。
程序员增田说,他在申请产假之前就计算过收入问题,发现若不能以产假方式休假,他家的收入大概会降低20%,不过考虑到夫妻两人都工作的情况,勉强还算可以接受。另外,他休产假可以为妻子分担育儿责任,作为对她工作事业的支持,这一点也是让他决心申请产假的决定性因素。
泽田说,他在妻子生产之后,并没有选择申请产假,而是选择了有薪休假,休了近1个月。他说,用有薪假可以不用担心家庭收入滑坡,申请手续更加简单。如果有1~2个的有薪假期,是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。
另外,泽田说,他妻子希望他尽快回到工作岗位,因此他决定短暂休息后就尽快回归职场。并且,从日本托管婴儿的认可保育园制度来看,父母尽早返工也更容易办妥孩子的入园手续。他和妻子考虑到这些公共机构的运作模式,一起做出了这些选择。
接着,主讲给出了向上司申请产假的时间点与获批概率的关系。
在获得产假的53名职员中,66%的职员获得了爽快的肯定回答,32%获得了不置可否的反应,共计98%。从数据上来看,提前3个月以上时,大多数管理层都比较愿意批准产假,而到了事前1~2月时,犹豫的比重就会提高。因此,尽早告知公司休产假的计划会比较好。
程序员安部补充道,公司项目的关键时期与妻子的生产时期重叠了,妻子选择回到老家生孩子,他将产假放在了妻子育后恢复阶段,做出了阶段性的调整。
男性休产假,上司同事怎么想?
第二个话题,是关于大家对男性休产假的看法。
从产假时长来看,休产假不到一个月的男性,半数只是辅助性地照顾孩子,而休了长产假的爸爸们,绝大多数都深入参与到育儿的方方面面。
安部给了即将休产假的男职员一些建议。他说,预产期可能与实际生产日期不一致。他自己的第二个孩子早产了,比预产期早了三个礼拜。因此,需要和上司、同事们打好招呼,考虑到这种变化,做好沟通与交接。
男性在产假期间做些什么?
接下来,参讲者们讨论起了男性在产假期间具体做了些什么事务。
大多数男性回答集中在洗衣、做饭、打扫家务,照看孩子(全部/辅助)。大多数爸爸都在做家务、照料孩子。
从产假时长来看,休产假不到一个月的男性,半数只是辅助性地照顾孩子,而休了长产假的爸爸们,绝大多数都深入参与到育儿的方方面面。
数据分析师竹内关于照顾孩子的分工上发表了感想。他提前练习了各种家务,在妻子身体状况不好的时候,可以分担许多家务、照顾孩子的工作。
程序员渡边说,他和妻子一起分担家务,照看孩子。他提到,特别要小心孕妇的产后抑郁。他会在妻子喂奶之后,在孩子将要睡着时把孩子接到怀中,让妻子可以安心休息,保证睡眠时间。
男性对于产假的满意程度
之后,主讲公布了男性对于产假的满意程度。
从数据上来看,产假越长,满意度越高。但同时,他们对于回到职场之后的不安感也会更强,会担心长假影响自己回归社会。即使如此,几乎没有人后悔休了产假。
从图表中可以看出,很少有人选择休7~11个月的产假。安部解释说,因为半年以后,政府补贴的育儿补助金的额度会下降,所以许多人都选择休半年以内。他自己也休了半年,让孩子进入了保育园,安心地返回了职场。
关于休产假对于工作产生的影响,渡边说,为了照顾孩子,他选择了短时间工作制,需要提高在短时间内的工作表现。不过,他的上司希望以他为榜样,将产假和短时间工作推广到其他职员身上,他也以此为目标而努力。
能居家工作的话,可以不休产假吗?
以上话题主要围绕产假,接下来,各位参讲者讨论起了居家工作模式与育儿的关系。许多人认为,居家工作与照顾孩子是可以同时成立的。
增田表示,如果孩子在边上哭,是没有办法编程的。泽田则表示,策划在不同时期会议都很多,如果开会和照看小孩的时间重叠,也没办法专心工作。
因此,即使采用了居家工作模式,产假也是必须的。假期与工作需要泾渭分明。另一方面,居家工作模式确实让各位爸妈做起家务来方便多了。
一边居家工作,一边育儿,效果如何?
接着,世嘉的三位职员公布了他们照看孩子时每天的日程安排。
竹内:孩子早餐,准备出门→送保育园→全天居家工作→接孩子→孩子晚餐、洗澡→孩子睡觉→大人晚餐、家务→睡觉
增田:通勤→在公司短时间工作(7个半小时)→通勤→吃饭、洗澡→孩子睡觉→夫妻独处时间→睡觉
渡边:送保育园→居家短时间工作(6小时)→接孩子→吃饭、洗澡、玩耍→孩子睡觉→自由时间→睡觉
可以看出三位职员的工作方式各不相同,在育儿方面的工作分配也不一样。竹内说,为了转化心情,他会和妻子一起去接孩子,并且在公园做做体操再回去;增田和妻子互相分担对方不擅长的家务,一起照顾孩子;渡边则会和妻子考虑到对方的时间,在生活事务上面进行灵活的变通。
安部则是交替着去公司上班与居家工作,利用了公司的“育儿看护制度”。他提前一周将日程表提交给公司,避免其他同事的混乱,很好的安排了工作。
设立这一制度的佐佐木说,无论什么制度都要讲究公平,因此,他在设立这一制度前,定下了清晰明确的适用条件,让每个人都能明白并接受。
家长需要应对孩子发烧等突发情况,而这一制度能让员工自行选择是否要到公司出勤,灵活方便,令人安心,于是他就确立了这个制度。
男性与女性本就都该休到产假
到演讲尾声,各位参讲人再次强调了产假制度的大前提。
日本厚生劳动省颁布的“促进男性休产假等的参考资料集”规定,“如果劳动者向企业提出产假申请,企业原则上不得拒绝。”这里的劳动者是没有规定性别,男女通用的。
2022年4月,日本将实行修改后的“育儿·护理停业法”,厚生劳动省发行了其宣传册。对于想要休产假的人有很大的帮助。值得注意的是,法案修改后,产假可以分两次休;经过双方协商,停职中的劳动者也可以提前回到职场。
泽田说,这种修改非常好,给了休产假的员工们更多的选择。而竹内说,育儿也有忙碌期与平稳期,如果能够分两次休假,也能缓解久离职场的焦虑感。
安部说,能够提前回到职场的改动非常难得。许多人想要尽早参与公司会议,惧怕重新跟上职场节奏要花很多力气,或是迫不及待地想为工作出力,这些愿望就都能被满足。
而作为企业经营者的佐佐木而言,2022年4月起,企业有义务向员工告知以上政策的变动,确认他们休产假的意愿。
对此,佐佐木苦笑着说,虽然制度变化给企业经营带来了一些难度,但还是请各个中小企业一起加油吧。
前文也提到过,2020年男性休产假的比例为12.65%,虽然不高,但同期仍增长了5.17%,政府也提出了在2025年将这一比例提升到30%的目标。今后,男性休产假的环境会越来越好。
公司内部育儿群与CEDEC家长社群
在演讲最后,几位参讲者还提及了爸爸们的育儿社群。
世嘉公司内部用teams、SE则是用Slack建立了爸爸的育儿交流群。竹内表示,这些社群中都是男性,所以可以不用顾忌地讨论一些男性在育儿时碰到的问题。趁着CEDEC的举办,爸爸妈妈们还举行了亲子交流烤肉会。
结语
要让当代年轻人们敢爱敢恨,敢婚敢育,还需要政府与企业保驾护航,积极响应。曾经生育率低下的日本,如今已经超过了中国,许多政策值得参考,学习。